国际新闻动态周报(2025.04.07)

发布者:田守顺发布时间:2025-04-07浏览次数:11


1.中国智谱发布全球首款“边想边干”AI智能体

331日,中国人工智能初创公司智谱(北京智谱华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推出了一款免费AI智能体(AI Agent)。据称,这是全球首款同时拥有深度研究与实际操作能力的AI智能体,即可以“边想边干”。智谱首席执行官张鹏称,该产品名为AutoGLM沉思”,可以进行深度研究以及网络搜索、旅行规划和研究报告撰写等任务。该AI智能体由智谱的专有模型提供支持,包括其推理模型GLM-Z1-Air和基础模型GLM-4-Air-0414。智谱声称GLM-Z1-Air在性能上可与竞争对手DeepSeek-R1相媲美,同时运行速度提高八倍,并且仅需要三十分之一的计算资源。智谱成立于2019年,是由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技术成果转化而来的公司,现已成为中国领先的人工智能初创公司之一,其于115日被列入美国商务部实体清单。

2.智库建议:出口管制对学术界与科研机构的影响与应对

今年3月,欧洲不扩散与裁军联盟发布报告——《欧盟研究安全倡议:论出口管制在学术界与科研机构的应用启示》,深入探讨了欧盟及其成员国研究安全领域的政策如何与出口管制相互作用,特别是对学术界的影响。报告提出了针对欧盟、成员国和研究界的具体建议:第一,对于欧盟。欧盟应鼓励对话和内部协调,通过恢复年度出口管制论坛或创建研究安全论坛,促进成员国和研究机构之间的信息交流,避免政策碎片化;应提供工具和指导,为成员国和学术机构提供实用支持,尤其是在关键技术领域;应优先改善技术转移管制,建议欧盟发布具体指导,解决云端共享技术、基础科学研究豁免等实际问题,以提升合规效率第二,对于成员国。报告建议各国应明确责任分工,与学术界合作制定适合本国情况的政策;国家应承担部分安全筛选任务,减轻学术机构的负担第三,对于学术界。报告建议加强和协调尽职调查流程,将出口管制和研究安全融入统一的内部合规计划,避免重复负担。

3.QuIC发布欧洲量子技术发展建议,呼吁加强人才储备

欧洲量子产业联盟(QuIC)发布了一份名为《欧洲量子产业联盟对欧盟量子战略的建议》的立场文件,为欧洲量子技术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指导意见。文件称,欧洲目前具备量子产业发展的几大优势,如拥有全球领先的量子技术人才储备与工程师培养体系、量子技术论文数量居世界首位、全球25%的量子企业位于欧洲且在关键供应链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在量子人才储备方面,QuIC预计人才储备与就业市场需求之间的差距将在未来几年显著扩大。未来量子领域人才所需的多学科技能组合包括计算机科学、量子信息基础、实验量子科学、光子学,以及商业技能。为确保欧洲在量子技术领域的地位,需针对产业界和学术界采取短期与长期措施制定并推广再培训计划,帮助专业人士转型进入量子行业制定快速工作签证计划,以吸引具备量子领域所需技能的全球人才

4.人形机器领域中美竞争激烈,中国加大投资以求率先破局

近期,中美两国的科技企业都在对人形机器人加大研发力度。中国初创公司优必选科技(UBTech)的工程师正在训练人形机器人完成汽车零部件分拣和搬运集装箱的工作已与吉利(Geely)等中国汽车制造商建立了合作关系,帮助吉利旗下电动汽车品牌极氪(Zeekr)的生产。美国人形机器人制造商也正在工业环境中对机器人进行测试。其中一家是亚马逊投资的初创公司Agility Robotics,该公司自2023年以来一直在亚马逊仓库测试其人形机器人分拣和搬运包裹的能力为推动中国到2027年成为全球人形机器人领域的领导者,中国政府《2025工作报告》提出,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培育具身智能等未来产业。美银(Bank of America)分析师表示,凭借中国的制造实力,中国本地制造机器人的成本最终可能会比其他国家制造的机器人低一半。美国在半导体、软件和一些精密元件方面仍然具有优势芯片巨头英伟达在为人形机器人大脑提供动力的高端芯片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此外在精密机械手的制造上,中国开发者也落后于美国竞争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