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若昕:“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心得总结

发布者:冯倩然发布时间:2019-09-04浏览次数:988

交流人员:苏若昕

交流地点:特伦托大学

交流期限:6个月(2019.2.2-2019.7.29

2019年的除夕那天,我在特伦托大学的交流学期正式开始。耳边听不到熟悉的普通话,四面八方扑面而来的是陌生的面孔和陌生的物,拖着四十多公斤的行李朝多洛米蒂山脉的方向前行,最终在这座宁静的小城前停下脚步。

特伦托大学是一所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学校,在2019年被评选为意大利综合排名第一的大学,每年都有数百名来自全世界的交换生前来学习和交流。学校设置了许多英文课程和语言课程供国际生选择,各种各样的学术文化活动也十分丰富。除此之外,特伦托大学在生活方面也尽可能为学生提供便利,比如开到深夜的自习室、设施齐全的学生公寓和热心的学校工作人员等,可以说特伦托大学也是一所充满人文关怀的大学。

作为本科插班生,我根据自身兴趣和学习需求选修了两门英文课程,分别为欧盟视角下的私法基础(Foundation of Private Law from EU Perspective)和国际经济法(International Economic Law),共计15学分,既体验了与国内法学院截然不同的授课方式,也在全英文的教学环境中不断突破着自己。

欧盟视角下的私法基础课程是一门从私法领域介绍欧盟法的入门课程,对于想了解欧盟内部基本法律制度的非欧盟国家学生来说十分适合。由于欧盟自身作为一个政治、经济共同体的特殊性,其法律体系的设计也十分独特,在国内法和国际法之间还存在着一种“超国家的法”,在欧盟私法的各个部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其内部的所有成员产生约束效力。这门课程主要由专题讲座、课堂展示、案例研习等形式组成,在课下也需要进行大量的文献阅读和案例学习。在欧盟层面,“超国家的法”在个案适用的过程中又会产生新的案例法,之后的相似案件则可援引案例法中的结论与论证,这是欧盟法律制度的一个特点,也要求我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适应并切换到判例法模式。

国际经济法课程由三个教授分别负责国际投资法、国际金融机构和国际贸易法三个部分内容的讲授,在这里是一门难度较高的硕士课程。一方面,国际经济法涉及到大量专业知识和抽象的概念,对于法律英语储备匮乏的我来说较为吃力;另一方面教授讲课时普遍语速较快、英语口音较重,上课节奏快,课程容量大。不过,这门课也不断逼着我跳出自己的“舒适圈”。有时上课节奏跟不上,就提前对课程材料认真预习;某一个问题没有听懂,下课就立刻和教授继续讨论;教授每次提到当下的中美贸易战时都会找中国学生进行交流,那就多关注热点问题。在这门课上,我更清楚地认识到了自己能力上的不足,无论是基础的语言运用能力,还是思辨和知识运用能力,都是我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需要加强的地方。

虽然一学期只修了两门课,但考试的压力丝毫不减。不同于国内法学院传统的笔试考核方式,特伦托大学法学院的课程考核以口试居多,并且以开放性问题为主。以我参加的欧盟视角下的私法基础课程为例,期末考试由笔试和口试两部分组成,在口试过程中,教授会根据学生的笔试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深入提问。笔试侧重于基础理论的掌握和应用,而口试则是对平时阅读、思考和表达能力的反映。不管是什么课程以怎样的形式考核,都需要根据教授列出的阅读清单进行大量阅读与学习,如果功夫不下在平时,考试前的复习周则会异常煎熬。

在特伦托学习和生活的这段时间里,我结识许多有趣而优秀的朋友,有关心政治和人权保护的同学,有热爱中国历史与文化的同学,也有来自国内各大顶尖高校的硕博士生。从前的我是一个不太善于表达也不经常主动表达的人,但如果不向外迈出一步,交流便真正失去了意义所在。文化与文化的碰撞、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都像是一个巨大的宝库,越往深处去探索,就越能获得更多惊喜。作为西方文明的发源地,意大利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在各种历史遗迹、博物馆、大街小巷的探索过程中,我常常不自觉地将东西方文明中相似的部分进行对比,并试着思考它们各自背后的成因。想来真是一段幸运的经历,我成长在一个东方文明大国,在这里还感受着另一种灿烂而辉煌的西方文明。

在意交流的这半年,生活变得简单而纯粹,没有太复杂的人际关系,有了更多留给自己的时间去认真思考和规划人生。在学习上,因为不可避免的语言弱势,我更珍惜每一堂课的学习、每一个和老师同学交流的时间,那种沉浸的感觉回想起来也十分美好。这段经历带给我最大的感悟就是,收获远比成就宝贵,生活要用心认真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