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中国民法典》实施一周年系列活动在武汉和罗马顺利举行

发布者:闫彬彬发布时间:2022-05-14浏览次数:235

罗马第一大学活动现场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活动现场

513日,意大利罗马第一大学隆重主办庆祝《中国民法典》实施一周年活动。受主办方邀请,罗马第一大学法学院院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澜讲座教授奥利维耶罗·迪利贝托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党委书记栾永玉主持了本次活动。活动特邀意大利共和国驻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使方澜意、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意大利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兼驻圣马力诺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李军华、罗马第一大学校长安东内拉·波利梅尼、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杨灿明致辞。罗马第一大学安东尼奥·马西教授、安东尼奥·萨科乔教授、多梅尼科·杜尔西教授,罗马第二大学里卡尔多·卡尔迪利教授、马西米利亚诺·芬奇教授,清华大学崔建远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孙宪忠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王利明教授,中国政法大学夏吟兰教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姚莉教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长助理、国际交流部部长徐涤宇教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院长陈柏峰教授等来自中意两国的法学界代表以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相关职能部门、法学院、中意学院的分管负责人分别在罗马、北京和武汉线上线下参与此次庆祝活动。


        罗马第一大学法学院院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澜讲座教授奥利维耶罗·迪利贝托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党委书记栾永玉共同主持本次活动

活动伊始,意大利共和国驻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使方澜意先生首先对罗马第一大学的邀请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对与会专家学者们致以诚挚的问候。他表示,《中国民法典》的颁布及其实施充分展示了中国法治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这次民法典颁布一周年的系列庆祝活动也展现了两国学术交流的丰硕成果。同时,他充分肯定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与罗马第一大学两所大学近些年在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上的合作成就,并希望两校新成立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能够为深化中意之间的交往与合作做出更多的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意大利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兼驻圣马力诺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李军华认为,法治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课题,《中国民法典》是一部立足中国当代国情,同时充分面向未来的法典,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具有里程碑意义。他认为,中意法学界通过对《中国民法典》学术交流探讨,将进一步深化双方法治文化交流、人才培养合作,携手打造更加开放、更高质量的中意法治合作平台,丰富两国友好合作关系的内涵。


罗马第一大学校长安东内拉·波利梅尼教授代表罗马第一大学全体师生致辞。她提到,20216月,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黄美玲教授负责翻译,罗马第一大学法学院院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澜教授奥利维耶罗·迪利贝托教授组织,多美尼克·杜尔西教授、安东尼奥·马西教授参与编辑,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长助理、国际交流部部长徐涤宇教授撰写序言的《中国民法典》(意大利语版)正式出版。中国民法典意译版受到了海内外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她深情回顾了两校的友好合作历程,表达了不断深化两校合作的决心,并预祝本次活动圆满成功。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杨灿明教授代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对与会专家和学者表示热烈欢迎。他谈到,在《中国民法典》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两校提供了大量的智识支持,并为其走向世界作出了积极贡献。希望两校能进一步深入合作,共谋发展,聚焦《中国民法典》实施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探索新理论、形成新观点、产出新成果,努力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和全球治理能力的高素质法治人才。

庆祝活动结束后,由罗马第一大学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共同举办的“《中国民法典》:总结与前瞻”国际会议顺利举行。本次会议邀请了来自罗马第一大学、罗马第二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以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十位著名罗马法、民法学家,以“比较与历史”和“整体与局部”为视角,围绕《中国民法典》展开了深入研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姚莉对会议进行总结。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姚莉发表讲话

会议伊始,罗马第一大学法学院院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澜讲座教授奥利维耶罗·迪利贝托教授作“丝绸之路与法律之路”的导论演讲。他从“罗马法体系的选择、中国民法典的高度自主性、通过法律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等角度,阐明中意法学交流的必要性,强调了《中国民法典》的价值所在。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院长陈柏峰教授主持“比较与历史视角下的《中国民法典》”主题发言单元

中国人民大学王利明教授重点阐释了《中国民法典》的特色和亮点。他谈到,中国民法典在体系设计上有三大创新:一是人格权的独立成编,二是侵权责任独立成编,三是合同编通则发挥了债法总则的功能,充分体现了民法典的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

罗马第二大学里卡尔多·卡尔迪利教授将《中国民法典》比作罗马法系的东方之“肺”。他提到,中文法律术语凭自身传统法律文化的独立性,开启了一个全新领域,汲取了罗马法原始文献的优秀成果,成就了今日的《中国民法典》。

中国社会科学院孙宪忠教授介绍了《中国民法典》的编纂体系问题。其编纂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现实国情,在基本制度、法律规范、编纂体例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创新,为世界民法文化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罗马第一大学安东尼奥·萨科乔教授发表了主题为“守成与创新:中国民法典中合同法的要物性”的讲话。他谈到,《中国民法典》规定的消费借贷和保管合同制度延续了传统要物合同的内涵,即便在合同成立和效力层面上仍然存在争议,依然成为《中国民法典》立法技术的又一亮点。


清华大学崔建远教授从中国民商合一的立法体系出发,阐释民事合同与商事合同的差异,强调法律适用时商事合同的特殊性,分析和甄别各种商事交易的发展趋势。

罗马第一大学安东尼奥·马西教授关注《中国民法典》中物权与债权概念,结合盖尤斯《法学阶梯》中的对物之诉和对人之诉,论证《中国民法典》与古典罗马法体系在法律术语上的一致性。

中国政法大学夏吟兰教授秉持中国婚姻家庭立法中的男女平等原则,论述《中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在夫妻共同财产、夫妻共同债务、离婚家务劳动补偿、离婚损害赔偿等具体制度中所做的修改和补充,以说明《中国民法典》对男女两性实质平等的保障。

罗马第二大学马西米利亚诺·芬奇教授从《中国民法典》未规定继承失格制度出发,认为此项法律制度的缺漏反而成为一项服务于整体继承制度的有效方案,也表明了中国立法者具备克服僵化的传统教义的能力,展现了中国法治的新发展。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徐涤宇教授针对物权分编,从土地公有制、身份依附性、社会老龄化的三重维度进行论述,展示《中国民法典》用益物权编的中国特色。

罗马第一大学多梅尼科·杜尔西教授谈到,着眼于物权变动规则,阐明法律制度背后的历史渊源与中国特色,体现出中国民法典与罗马法及罗马法学派之间的密切关联。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姚莉教授对会议进行了简短总结,她提到,《中国民法典》作为一部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切实回应人民群众需求的基础性法典,其实施意义至关重大。本次会议既是东西两大法治文明国家之间的学术对话,也是罗马第一大学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深层次合作的又一历史见证。最后,姚莉教授代表我校向罗马第一大学以及与会的专家、学者表示真诚的感谢,也向参加讲座的同学表示真诚的祝福。

至此,国际会议圆满结束,两校后续将开展系列学术研讨活动,以庆祝《中国民法典》实施一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