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法系视角下的《中国民法典》:中西法律文化对谈”国际会议顺利举行

发布者:闫彬彬发布时间:2022-06-02浏览次数:208

通讯员(法学院新闻中心)528日、29日,由爱丁堡大学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共同举办的“大陆法系视角下的《中国民法典》:中西法律文化对谈”国际会议在爱丁堡和武汉顺利举行。爱丁堡大学保罗·杜普莱西斯教授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黄美玲教授担任主持人,马斯克·普朗克比较公法与国际法研究所弗朗西斯卡·尤拉尔博士,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李俊副教授,杜伦大学教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澜学者”讲座教授陈磊,爱丁堡大学、西印度大学亚西亚·奥斯特鲁赫博士,罗伯特高登大学克雷格·安德森博士,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张家勇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谢鸿飞教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张静副教授分别于海内外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在会议中作精彩发言。



会议伊始,保罗·杜普莱西斯教授和黄美玲教授作为召集人,简要介绍了本次国际会议。保罗·杜普莱西斯教授回顾了两校的合作历程,表示很高兴两校能够签署合作备忘录,希望今后能与我校进一步开展中西法律文化交流活动。黄美玲教授对保罗·杜普莱西斯教授的倾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并从罗马法的视角解读了本次会议的内涵与意义。

本次会议围绕我国民法典物权编展开,共分为三个主题单元,分别为“物权法的基础”“定限物权”与“物权处分制度”。其中前两个单元于528日举行,第三个单元于529日举行。

保罗·杜普莱西斯教授主持了“物权法的基础”和“定限物权”两个主题单元。

弗朗西斯卡·尤拉尔博士引用意大利法学家阿尔贝里科·真蒂利的观点阐述了维吉尔是如何通过诗歌间接记录古罗马的法律,并详细解读真蒂利对维吉尔作品的分析,她还表示希望通过学习中国古代文学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法律及传统人际关系理念。

李俊副教授探讨了担保合同偏颇履行的内在意蕴。他认为不动产抵押合同与不动产抵押权的成立相分离,并当前者成立但后者未被设立时,抵押合同的履行作为合同的基本义务,便会产生偏颇履行的法律效果。紧接着,李俊副教授分别围绕偏颇清偿中“当事人意思”的替代性问题、偏颇清偿的限制问题,展开了深入分析介绍。

讨论环节张家勇教授首先回答了弗朗西斯卡·尤拉尔博士关于中国古代田园派诗歌是否涉及法律内容的问题,陈磊教授也就此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之后,保罗·杜普莱西斯教授与李俊副教授针对偏颇履行的概念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张家勇教授对李俊副教授的回答作了进一步阐释。

陈磊教授在梳理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演进历程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中国物权制度与城市治理之间的互动关系。他指出,城市治理变化对中国物权制度尤其是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制度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亚西亚·奥斯特鲁赫博士详细分析了我国民法典中定限物权的内容与分类,并将之与其他大陆法系国家的民法典进行比较,分析了我国民法典定限物权的独特性。

其中,爱丁堡大学法学院玛利亚·赫苏斯·伊瑟里亚(Maria Jesus Ithurria)博士“大陆法系视角下的《中国民法典》中的地役权制度”讲座也通过Zoom线上会议顺利举行。

伊瑟里亚博士从地役权的概念、分类、功能三个方面,重点介绍了地役权制度。在第一部分,她分别介绍了罗马法以及《法国民法典》《智利民法典》和我国民法典中的地役权概念。紧接着,她结合我国民法典详细阐述了地役权的类型,包括自然地役权、法定地役权和意定地役权。在第三部分,伊瑟里亚博士重点讨论了功能主义理论在我国民法典地役权制度中的应用。

529日,第三单元的讨论主题为“物权处分制度”,由黄美玲教授担任主持人。

克雷格·安德森博士重点讨论了我国民法典中的交付,详细梳理了不同法系下交付概念的异同,并认为传统法律对我国民法典中的交付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张家勇教授聚焦功能主义视角下的非典型担保。他认为担保交易的功能化具有条件性,而为了在形式主义法典结构下贯彻功能主义的价值立场,如何进行妥当的规范建构或重构,是当前的一项重要议题。就此而言,中国民法理论和实务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谢鸿飞教授比较了中美动产和权利担保登记制度。他指出,中美的制度差异主要存在于登记模式、登记机关、可登记担保财产种类、登记申请方式、登记形式等方面。

张静副教授主要介绍了我国民法典中财产转让法律制度的弹性。他说明了财产转让的构成要件和法律效果,并从教义学和法政策两方面进一步解析了转让法律制度的弹性。

讨论环节,李俊副教授与张家勇教授就功能主义与形式主义区分下担保物转让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张静副教授回应了克雷格·安德森博士就我国民法典第227条中的返还原物请求权所提出的问题。最后,谢鸿飞教授与张静副教授讨论了我国民法典特殊动产物权登记制度,属于文书登记抑或权利登记的问题。

会议总结阶段,保罗·杜普莱西斯教授首先对此次所有与会的专家学者,尤其是对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以及黄美玲教授团队表示诚挚感谢。他赞扬本次会议是一场不同法律文化背景下的对话,有利于在中西法律文化间建立起新联系。法典不仅反映一国的法治历史,更代表该国的未来走向。在全球化不断深化和各国联系日益紧密的未来,法典诠释与法典翻译任重道远。黄美玲教授表示,专家学者们的精彩发言为我们全面和深入理解中国民法典提供了多元新颖的视角,称赞本次国际会议是一场知识盛宴,意义重大。

至此,为期两天的“大陆法系视角下的《中国民法典》:中西法律文化对谈”国际学术会议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