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4日至6日,由国际统一私法协会保理示范法工作组主席、美国埃隆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澜学者讲座教授Henry Gabriel主讲的法经论坛“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Law”系列讲座成功举办。该系列讲座属于我校涉外法治创新班课程,由法学院张静副教授、法与经济学院李胡兴博士担任与谈人。讲座分为五场,Henry Gabriel教授深入浅出地为同学们揭示了国际商法的历史脉络与未来走向。
第一场讲座主题为“Introduction to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Law and the Harmonization of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Law”。 Gabriel教授从全球法律统一化的背景切入,讲述了不同法域中法律差异对跨国交易的影响,并分析了推动国际商法协调化的必要性。通过对“统一”(unification)和“协调”(harmonization)的深入探讨,他强调了这些手段在国际商法中如何为各方提供更大的法律确定性与效率保障。Gabriel教授还以《纽约公约》和《开普敦公约》为例,展示了成功的跨国立法如何推动国际商事环境的稳定与发展,并强调现代技术,尤其是电子文件在提高交易流程效率中的潜力。
第二场讲座主题为“International Dispute Resolution”。Gabriel教授认为,跨国争议解决的核心在于平衡效率与正义。他深入剖析了诉讼、仲裁和调解三种主要争议解决方式,认为仲裁是应对商业争议的理想选择,因为它在保密性、灵活性和执行便利性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他还指出,《新加坡调解公约》为调解结果的跨国承认和执行提供了新的支持,极大地拓宽了当事人的选择空间。同时,Gabriel教授强调了仲裁条款的独立性原则,使仲裁程序不受合同本身争议的影响,从而有效保障仲裁的公正性和效率。
第三场讲座主题为“Documentary Exchange of Goods”。在讨论国际货物贸易的文件交换时,Gabriel教授详细介绍了运输和支付文件的核心作用,并指出如何在国际运输中降低风险。他分析了货物运输单据(如提单)和信用工具(如信用证、汇票)在保障交易安全、加快支付流程中的重要性。他特别强调多式联运文件的复杂性和重要性,提醒参与各方充分了解其合同中的风险转移条款和保险需求。此外,他还简要提及CISG和INCOTERMS等国际准则在文件交换中的重要角色,帮助各方在交易中保持一致性和透明度。
第四场讲座主题为“Letters of Credit as a Payment Mechanism”。Gabriel教授在本场讲座中聚焦于信用证机制,向听众展示了其作为国际支付手段的核心功能。他强调信用证的独立性原则,解释了这种支付方式如何保障卖方在满足文件要求后能够获得付款。他介绍了备用信用证(SBLC)和传统信用证的适用情境,揭示其在应对欺诈文件和保障买卖双方权益方面的重要性。此外,Gabriel教授还从跨司法管辖的角度分析了信用证的普遍适用性及其在各国法律框架下的实际操作,强调了信用证在国际贸易中无与伦比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第五场讲座主题为“Electronic Commerce in International Transactions”。在这一场讲座中,Gabriel教授深入探讨了电子通信和电子记录在国际商业中的法律地位与应用。通过对《联合国国际合同使用电子通信公约》的解读,他阐述了电子通信在合同中所需的法定要素,特别是其在不同法域中的可执行性。他还分析了《贸易法委员会电子商务示范法》,探讨如何搭建一种普适的电子交易法律框架,帮助各国通过本地立法推动电子商务的规范化。在电子可转让记录方面,Gabriel教授解释了《贸易法委员会电子可转让记录示范法》的应用场景,探讨了电子单据在贸易结算、支付和资产转让中的重要作用。
Henry Gabriel教授凭借其丰富的学术背景和多年的国际法律实践,为本系列讲座注入了深刻的见解和诙谐的风格。在五场讲座中,Gabriel教授用生动的语言和真实的案例,为学生们讲解了跨国商事法律的复杂性与多样性。他以独到的视角和丰厚的实务经验,不仅为大家解答了课本上未曾提及的细节,更鼓励学生们挑战既有观念、从更广阔的视野理解全球商事法的发展。在欢笑与思辨中,学生们不仅加深了对国际商法的理解,更激发了对未来学术和职业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