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义千问在日本AI领域影响力不断提升
由阿里巴巴旗下的人工智能大模型通义千问(Qwen)正在日本获得越来越大的影响力。以开源模式向外界开放技术的通义千问模型正被AI开发商ABEJA等日本初创企业采用。
在今年4月日本经济新闻发布的综合排名中,测试者以日语对美国、中国、日本等国主要AI模型的表现进行了评分,今年1月发布的Qwen2.5-Max在全部113个模型中排名第六,不仅在语法等基本语言技能上表现出色,而且在逻辑推理和数学方面也取得了优异成绩。
开源模型可以供外部公司进行训练并用于开发自己的AI模型。参评日本企业中得分最高(总分第21位)的ABEJA-Qwen2.5-32B模型也是基于通义千问开发的。在日本的初创企业中,源于东京大学的ELYZA公司5月1日发布了基于通义千问开发的模型,同样源于东京大学的Lightblue公司和创立于札幌的Axcxept公司也都在使用通义千问模型。
野村综合研究所中国创新研究项目负责人李智慧指出,通义千问能够利用较小的数据集实现高精度输出,在多项指标上都获得了较高的日语能力水平评价。通义千问也引起了更多国家的广泛关注。据阿里云公司介绍,AI模型分享网站“Hugging Face”上已经开发出了超过10万个通义千问衍生模型。李智慧认为,与中国其他开源模型相比,通义千问的性能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认可。
二、美国议员称宇树公司机器人预装后门,敦促政府调查
5月5日,美国众议院中美战略竞争委员会致信美国国防部长、商务部长以及联邦通信委员会主席表示,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对美构成日益严重的国家安全威胁,并敦促政府对宇树展开调查。
根据该信函,宇树机器人身上预装名为“CloudSail”的隐蔽后门,与中国境内的服务器相连,允许任何拥有API密钥访问权限的人进入,并可以远程操作机器人、播放视频或通过SSH(Secure Shell,一种加密网络传输协议)访问系统。此外,宇树科技将用户数据存储在中国境内,以及与受到美国制裁的科大讯飞合作都被认为是潜在的国家安全风险。
信函表示,宇树曾参与中国军民融合项目、中国政府对该公司大力投资,以及宇树在促进中国国防研究中扮演的角色,这都是美国政府需要对该公司进行调查的原因。这封信要求将宇树列入美国国防部1260H清单、美国商务部的实体清单以及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的受管制清单。被列入这些名单将严重限制宇树获得美国政府合同、资金以及融入美国基础设施的能力。
三、华为等中国芯片公司正在迅速追赶美国竞争对手
近年来,美国不断试图阻止先进芯片和芯片制造设备流向中国,希望以此阻碍中国在人工智能(AI)领域的发展。不过,中国本土的芯片制造商也正在取得几年前看似遥不可及的成就。中国科技巨头华为上个月开始交付的新款CloudMatrix芯片集群令分析师们印象深刻。它将384枚昇腾(Ascend)AI芯片通过先进的网络技术整合在一起,据称其性能超过了英伟达广受欢迎的NVL72集群,尽管功耗也更高。
华为并非唯一一家引人注目的中国芯片企业。过去一年中,还有几家本土半导体设计企业推出了用于替代英伟达A100的芯片。据说寒武纪科技已经开始向客户交付一款替代品。另一家本土芯片制造商海光科技刚完成一款英伟达替代产品的测试,将在几个月内开始交付。
在用于AI处理器的高带宽存储器(HBM)方面,中国也在取得进展。去年12月,美国开始限制对中国的HBM销售。但总部位于合肥的长鑫存储(CXMT)被认为正在迅速迎头赶上。中国本土的芯片制造设备也取得了技术突破。中微公司(AMEC)近日发布了一款用于NAND闪存芯片的蚀刻设备。伯恩斯坦公司(Bernstein)的林清远指出,这类设备原本是美国公司科林研发(Lam Research)的垄断产品。中国公司北方华创(Naura)开发出将硅锗层沉积在芯片晶圆上的技术—该领域长期由美国应用材料公司(Applied Materials)主导。
四、欧洲投入大量资金吸引受打压美国科研人员
5月5日,法国总统马克龙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宣布投入6亿欧元吸引全球人才。数周前,法国提出“选择法国科学”计划,调动1亿欧元吸引外国人才。欧盟委员会则宣布将启动“选择欧洲科学”的新倡议,在2025-2027年间新增5亿欧元预算,以增强欧洲对研究人员的吸引力,提升欧盟的科技与经济地位。目前倡议的资金分配细节尚未公布,但优先领域包括:健康、人工智能、空间、气候、能源、量子技术、半导体、生物多样性、反虚假信息及生态友好型循环经济。
冯德莱恩还提出将在欧洲研究理事会(ERC)设立7年期的“超级资助金”,用于支持顶尖科学家长期研究规划。2027年前,ERC将把科研人员迁欧建实验室的资助上限从100万欧元提高至200万欧元。法国政府数据显示,自4月中旬上线以来,“选择法国科学”平台已吸引来自157个国家的3万名访问者,其中34%来自美国,数百名科学家已提交赴法工作申请。
英国也将宣布一项旨在吸引国际研究人才的计划,将提供约5000万英镑资金,用于支持研究资助和搬迁。知情人士称,英国首相领导的工党政府拟通过此举来吸引国际人才。起初,该计划的目标是推动大约10个研究人员团队迁往英国。如果成功,这项计划可能会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