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高薪招揽顶尖人才
研究人员指出,随着美国近期收紧对中国公民的移民政策,中国的人才引进政策可能因此获益。5月28日,美国国务卿马可·卢比奥宣布,将开始吊销中国学生的签证,并加强对所有来自中国的签证申请的审查。一些在美的华人学者曾在犹豫是否要回国发展,而特朗普政府的做法,让这个决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容易作出。
吸引科研人员和高技能人才是中国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推动自主创新的重要战略。过去,中国曾推出一系列中央政府层面的海外人才引进政策,旨在吸引世界顶尖科学家来华工作,助力中国成为全球科技强国。如今在中国,从中央到省市地方,人才引进政策已达数百项。这些政策按照目标对象的层级分布,有的旨在吸引顶尖科研人员和创新人才,有的则鼓励技术人才落户特定城市。
在中国的社交媒体上,来自全国各地的招才公告比比皆是。昆明医科大学在招聘广告中承诺,对获得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人才资助的青年海外科研人员,提供至少100万元的年薪,并授予教授头衔。昆明方面还会额外提供350万元的购房补贴、至少500万元的科研和启动经费、研究生指导名额、高质量的医疗保险,并协助解决子女入学问题。在中国,年薪达到100万元的高校岗位已经属于高薪。尽管在一些热门领域,美国高校的薪资可能依然更高,但考虑到各类配套福利,中美之间的差距已明显缩小。这正是越来越多研究人员选择回国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华为寻求提升芯片性能方法
6月10日,华为CEO任正非表示,由于美国出口限制,华为芯片架构仍落后于美国领先对手一代,但公司正在部署创新解决方案来缩小这一差距。
任正非在访谈中披露,华为目前每年大约投入1800亿元人民币用于研发,其中大概有600亿是做基础理论研究,不计入企业考核。没有理论就没有突破,为了弥补中美在芯片技术上的差距,对基础理论研究的投入不可或缺。在谈到美国对华出口管制问题时,任正非表示,华为单芯片还是落后美国一代,但运用数学补物理、非摩尔补摩尔、群计算补单芯片的方式,在结果上也能达到实用状况。他还特意强调,软件技术不构成瓶颈,用叠加和集群等方法,计算结果上华为芯片与最先进水平的芯片是相当的。
华为在2019年就推出了昇腾系列AI芯片,与美国英伟达相竞争。后者的AI芯片性能比华为更加强大,但是美国政府禁止英伟达向中国销售最先进芯片,导致其在华市场份额大幅下降,被华为抢占。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5月表示,美国对华人工智能芯片出口管制无济于事,因为中国企业使用本土研发的尖端技术,而非通过进口获取美国科技。由于出口管制,英伟达已经损失了数十亿美元。
就在今年4月,华为推出了“AI CloudMatrix 384”系统,该系统将384块昇腾910C芯片组合成一个集群,企业可以使用它来训练AI模型。分析师认为,该系统在某些指标上的表现甚至超越了英伟达的GB200 NVL72系统。半导体研究机构SemiAnalysis的创始人迪伦·帕特尔(Dylan Patel)在一篇文章中表示,这意味着华为已经拥有了足以超越英伟达AI系统的能力。
三、白宫AI总管淡化芯片走私风险
6月10日,美国白宫人工智能(AI)和加密货币事务负责人大卫·萨克斯(David Sacks)淡化了美国高性能AI芯片可能被走私至竞争对手国家手中的风险,并表达了对过度严格监管美国AI技术可能抑制行业增长、将关键市场拱手让给中国的担忧。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政府上月与阿联酋宣布了一项合作计划,将在这个海湾国家建设美国以外规模最大的AI园区。而在此前,拜登政府的“AI扩散规则”限制了向该地区的大多数AI芯片出口。
萨克斯进一步强调,美国亟需为AI创新清除障碍,因中国在AI模型领域已取得重要进展。今年,中国AI应用DeepSeek以其性能优越且成本可控震惊全球。他表示,中国在AI领域并非落后美国多年,可能仅差3到6个月,这是一场非常胶着的竞争。白宫随后补充说明,萨克斯的表述特指中国AI模型的进展,而中国AI芯片技术仍落后美国1至2年。
四、中国公司东南亚办公规避芯片封锁
自2022年起,美国出于国家安全的考虑,不断收紧对中国的高端AI芯片出口管制。然而,中国公司利用多种方式绕开封锁,推动了AI技术的发展。目前,中国企业绕开限制的常见策略有:使用国产芯片替代美国芯片、通过第三国走私AI硬件进入中国等。最近兴起的方式则是将数据带到国外,在马来西亚、东南亚或中东地区利用美国的芯片完成训练。
中国工程师们携带着装满硬盘的行李箱,硬盘中存放着用于训练AI模型的海量数据。在抵达马来西亚的数据中心后,将数据输入服务器,训练完成后再带回中国。这些马来西亚的数据中心配备搭载英伟达先进芯片的服务器。为了顺利将数据带到国外,中国公司要精心准备数月。他们发现通过网络传输大量数据耗时太长,于是选择直接携带硬盘出境。在出国前,公司需在国内花费大量时间优化数据,确保数据出境后不需要大幅修改。这种方法虽然繁琐,却能避免直接将芯片和服务器带入国内,规避了地区性封锁风险。今年2月,新加坡曾对三名涉嫌谎报服务器最终目的地的人提起指控,显示东南亚地区对这种转运行为开始加强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