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新闻动态周报(2025.08.25)

发布者:田守顺发布时间:2025-08-25浏览次数:10

一、能源规划助力中国AI发展

数据中心建设是AI进步的基础。麦肯锡咨询公司预测,2025年至2030年间,全球公司需要投资6.7万亿美元用于新的数据中心容量,才能跟上AI的需求。根据一项行业调查,美国数据中心发展的明显限制因素正是电网面临的压力。多年跟踪研究中国能源发展的专家戴维·菲什曼(David Fishman)表示,在中国,电力不是问题。平均而言,中国每年增加的电力需求比德国全年的用电量还要多。菲什曼称,中国悄无声息地占据了电力领域的主导地位,这是几十年来在电力行业各个层面建设和投资的结果。

菲什曼认为,即使中国的AI需求增长如此之快,可再生能源项目无法跟上增长步伐,中国还可以利用闲置的燃煤电厂来弥补缺口,同时打造更多的可持续能源来源。相比之下,美国将不得不争取增加新的发电动力源,而这通常面临长达数年的审批延迟、地方反对。在美国,大型基础设施项目严重依赖私人投资,但大多数投资者都希望3到5年内就能获得回报。如果缺乏公共融资机制来降低长期投资的风险,美国的政治和经济体系根本不具备建设未来电网的条件。如果美国在能源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融资方面不进行重大改革,中国的领先优势只会扩大。

二、中国科技实力吸引印度大亨

知情人士称,为进军燃料电池和电池生产领域,由亚洲首富安巴尼经营的信实工业公司也在悄悄考虑投资中国电池技术企业,而非在美国和欧洲开展更引人注目的收购活动。在中印两国企业当前开展的一连串交易中,还有可能涉及中国企业希望以技术合作为筹码来换取更大程度的市场准入,从而为印度消费者提供更多商品和服务。

经验表明,印度企业在扩大锂电池等新科技产品的制造规模方面举步维艰,而中国企业精通这些工艺。分析师认为,与中国建立长期关系才是印度车企确保获得稳定零部件供应的出路。法国巴黎银行印度汽车行业分析师库马尔·拉克什表示,近年来,印度车企多次遭遇供应链中断问题。随着这些印度企业扩大其电动汽车生产,他们更愿意确保关键电动汽车零部件的采购,因为这可能成为关键竞争优势。从更广泛的范围来说,印度车企越来越意识到扩大可再生能源产能的重要性,而这正是中国企业的优势所在。

三、韩国发布AI驱动国家增长战略

韩国政府近日宣布,将在未来五年把AI作为国家经济增长的首要推动力,投入资金和人力资源,以应对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增长放缓问题。政府设定目标,要成为全球三大AI强国之一,将韩国潜在增长率提升至3%,并在全球综合国力排名中跻身前五。

AI引领的经济转型方面,政府选定了15个重点项目推动AI落地,其中七个集中在制造业优势领域,包括机器人、汽车、造船、家电、无人机、智能工厂和半导体,旨在打造全球领先的“物理AI”能力。例如,韩国计划研发通用型人形机器人,先在物流领域应用,再逐步扩展到制造、建筑和服务行业。在半导体领域,国内无晶圆厂和代工企业将开发车载、智能家电、协作机器人及无人机所需的AI芯片。

四、英国科技委倡议主权AI芯片设计业

英国科学与技术委员会(Council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ST)近日发布报告,提出建立英国主权AI芯片设计产业的六项建议,重点涉及人才培养、投资融资及基础设施建设。报告指出,半导体被政府认定为未来重点技术,其发展对多个战略领域至关重要。然而,英国的芯片产业规模小且高度专业化,采取通用策略不足以追赶全球领先国家,因此需要集中力量发展AI芯片设计这一具有战略优势的领域。CST认为,AI芯片设计是全球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不应与芯片制造混为一谈,英国大学拥有丰富的AI与设计人才,形成了不断发展的AI公司生态系统,有望开发新型垂直AI系统。报告强调,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政府作出长期且大胆的承诺,包括培养专业的AI芯片设计人才,这可能是英国二十年来一次难得的战略机遇。